SMT常见不良分析

 1、锡珠

 1.印刷前,锡膏未充分回温解冻并搅拌均匀。

 2.印刷后太久未回流,溶剂挥发,膏体变成干粉后掉到油墨上。

 3.印刷太厚,元件下压后多余锡育溢流。

 4.REFLOW时升温过快(SLOPE>3),引起爆沸。

 5.贴片压力太大,下压使锡膏塌陷到油墨上。

 6.环境影响:湿度过大,正常温度25+/-5,湿度40.60%,下雨时可达95%,需要抽湿。

 7.焊盘开口外形不好,未做防锡珠处理。

 8.锡膏活性不好,干的太快,或有太多颗粒小的锡粉。

 9.锡膏在氧化环境中暴露过久,吸收空气中的水分。

 10.预热不充分,加热太慢不均匀。

 11.印刷偏移,使部分锡膏沾到PCB上。

 12.刮刀速度过快,引起塌边不良,回流后导致产生锡球。

 13.锡球直径要求小于0.13MM.或600平方毫米小于5个。

 2、短路

 1.钢网太厚、变形严重,或钢网开孔有偏差,与PCB焊盘位置不符。

 2.钢网未及时清洗。

 3.刮刀压力设置不当或刮刀变形。

 4.印刷压力过大,使印刷图形模糊。

 5.回流183度时间过长,(标准为40-90S),或峰值温度过高。

 6.来料不良,如IC引脚共面性不佳。

 7.锡膏太稀,包括锡膏内金属或固体含量低,摇溶性低,锡膏容易炸开。

 8.锡膏颗粒太大,助焊剂表面张力太小。

 3、位移

 (一).在REFLOW之前已经偏移:

 1.贴片精度不精确。

 2.锡膏粘接性不够。

 3.PCB在进炉口有震动。

 (二).REFLOW过程中偏移:

 1.PROFILE升温曲线和预热时间是否适当。

 2.PCB在炉内有无震动。

 3.预热时间过长I使活性失去作用。

 4.锡膏活性不够,选用活性强的锡育。

 5.PCB PAD设计不合理。

 4、立碑

 1.印刷不均匀或偏移太多,-侧锡厚,拉力大,另一侧锡薄拉力小,致使元件-一端被拉向一侧形成空焊,一端被拉起 就形成立碑。

 2.贴片偏移,引起两侧受力不均。

 3.一端电极氧化,或电极尺寸差异太大,上锡性差,引起两端受力不均。

 4.两端焊盘宽窄不同,导致亲和力不同。

 5.锡音印刷后放置过久,FLUX挥发过多而活性下降。

 6.REFLOW预热不足或不均,元件少的地方温度高,元件多的地方温度低,温度高的地方先熔融,焊锡形成的拉力大 于锡膏对元件的粘接力;受力不均匀引起立碑。

 5、空焊

 1.板面温度不均,上高下低,锡膏下面先融化使锡散开,可适当降低下面温度。

 2.PAD或周围有测试孔回流时锡育流入测试孔。

 3.加热不均匀,使元件脚太热,导致锡育被引上引脚,而PAD少锡。

 4.锡有虽不够。

 5.元件共面度不好。

 6.引脚吸锡或附近有连线孔。

 7.锡湿不够。

 8.锡育太稀引起锡流失。


更新日期:2024-09-09

15906530139